农业、乡村生活与水源

约10000年前,在桑尼乌法,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农业活 动。我们以捕猎和采集为生的祖先们首次学习并开始从 植被中采集、保存种子,并把它们种植在桑尼乌法的干 草原。一粒小麦—— 我们今天用来做面包的现代小麦的野生原种—— 如今依然可以在Karacadağ平原上看到。
我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祖先首次在这片土地上定居并 参与农业生产:小麦、鹰嘴豆和扁豆首次种植于此,桑 尼乌法的文明历史由此展开。
12,000年间,农业都是桑尼乌法最主要的经济活动。甚 至在今天,农业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。桑尼乌法、哈兰 和杰伊兰珀纳尔广袤的平原之上种植着小麦、大麦、玉 米、鹰嘴豆、棉花、当地红椒和开心果。环绕着博佐瓦 、比雷吉克和哈尔费蒂的土地上,布满了数以decar(1 ,000平方米)计的开心果农场。杰伊兰珀纳尔国家生产 农场(Ceylanpınar State Production Farm)建立于20世纪40年代,它为居民和军队提供营 养需要:它占地1,764,000 decar,是世界上可耕种土地面积最大的农场之一。
在桑尼乌法,气候炎热干旱,夏季长而干燥,夏季气温 可高达50摄氏度。因此,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桑尼乌法长 期以来面临的问题。农民一直以来定居于水源附近,例 如Balıklı圣湖,比雷吉克或哈尔费蒂。因此,直到过去 50年前,除了在幼发拉底河附近的冲积土壤外,桑尼乌 法地区一直实行旱作法。

随着20世纪90年代早期阿塔图尔克大坝和桑尼乌法引 水通道 的建立,灌溉农业活动被引进:60千米外的幼发拉底河 水于1994年11月9日被引至哈兰平原,神圣的幼发拉底 河得以灌溉哈兰肥沃的土壤。
由于引进了灌溉农业,农产品的种类越发丰富:在诸多 农产品中,棉花是哈兰平原最广泛种植的农作物。
幼发拉底河的河岸两侧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蔬菜水果:得 益于幼发拉底河谷的微气候,甚至地中海作物如柠檬和 橘子也在哈尔费蒂生长。在这个区域,比雷吉克是蔬菜 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,尤其是茄子和青椒。生长于此的 茄子是制作茄子卡博串(kebab)的主要原材料,在这 个区域,人们非常喜爱食用茄子卡博串。
在比雷吉克和哈尔费蒂,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水果,如李 子、青杏仁和杏子。在春季,这些水果可以用于制作传 统菜肴,也可以用于烹制肉食。
正如农业一样,绵羊和山羊养殖业也高度发展:为了不 干扰农民,绵羊在干草原和干旱的非耕作土地上放牧, 未耕作的干草原正适合养殖绵羊。羊肉和羊奶富含脂肪 ,是当地菜肴的一道重要原材料:卡博串通常由羊肉辅 以羊肉脂肪制成。羊的尾部脂肪广泛用于烹饪当地菜肴 。经过进化,羊的尾部脂肪可用于抵御严峻的干草原环 境,为绵羊储存能量:在冬天环境恶劣,食物难觅时, 绵羊可以消耗自身8-10千克的脂肪量。
人们认为,珍稀的水资源是上天为这座城市的赐福:事 实上,先知埃于普、先知摩西、先知雅各和先知亚伯拉 罕都与水有某种联系。
在两河流域上游的诸多干旱平原中,之所以文明在桑尼 乌法出现,就是因为这座城市水资源丰富。水资源是桑 尼乌法的血液,无论是Balıklı圣湖, Karakoyun小溪,Cavsak, Açıksu泉水, Direkli,Devteşti,Bamyasuyu,还是在几乎每栋乌尔 法历史房屋庭院都能见到的水井,都是桑尼乌法的生命 之水。先知亚伯拉罕出生的洞穴中的治愈之水汇入湖泊 ,就是Balıklı圣湖。在许多宗教书籍,尤其是《旧约》 前五卷中,幼发拉底河被称为“来自伊甸园的河水”。